一、詞匯量不達標
高考大綱要求考生詞匯量為3500左右。有的學生詞匯量貧乏,直接造成閱讀困難。因此平時的英語學習重在積累,即使遇到生詞,也要盡量少查字典,養成根據篇章結構和上下文線索猜測詞義的習慣。
二、知識面有待拓寬
背景知識在高考閱讀理解中起著重要的作用。因此學生在平時有必要抽出一定的時間讀報紙、看雜志以及各類課外英文書籍,有意識地積累各方面的知識。
三、語法知識不足
為測試考生的語言能力,命題者往往會在一些結構較復雜的句子上設置問題,缺乏分析句子能力的考生往往會在這類問題上失分。熟練掌握基本的語法規則,尤其是與長句相關的定語從句、非謂語動詞等,有助于理解復雜句。
四、閱讀速度慢
大綱要求學生在35分鐘左右完成2200個單詞左右的4~5篇短文閱讀,每分鐘閱讀60~70單詞,不少學生因為閱讀速度過慢造成英語閱讀失分。
閱讀速度慢緣于以下不良閱讀習慣:1.出聲閱讀:眼睛的移動速度比舌頭快,出聲閱讀不但影響速度,而且會分散部分精力去注意自己的發音。2.逐字讀:有的學生用眼不科學,每次只能看到一個單詞,而許多常見詞(如功能詞)不需停頓來單獨理解。3.指讀:有的學生會用筆或手指點著助讀,有些學生則習慣閱讀時搖頭或用手指劃閱讀,這些多余動作不利于提高閱讀速度。對于這些影響閱讀的外在因素,只要平時注意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,注重意群閱讀,就能提高閱讀速度。
五、閱讀過程中因心理因素而引發閱讀障礙
閱讀時,除了克服不良的閱讀習慣外,還要注意克服一些影響閱讀和理解的不良心理因素:1.期望值過高:希望一次閱讀就掌握材料的全部內容,這種急于求成的心理狀態會使得眼睛和大腦不能集中于閱讀本身,從而影響閱讀效果。2.過度重視閱讀方法和技巧:由于閱讀過程中過多思考閱讀的方法、技巧等,忽視了閱讀材料。3.思想開小差:對文字視而不見,似乎看了許多,但是腦子里仍一片空白。因此在閱讀時一定要注意心情放松,集中注意力于閱讀內容,順著作者的思路往下讀,捕捉文章的主要信息,以便理解文章的大意。
六、閱讀理解解題技巧
掌握解題技巧可提高做題正確率,常用的做題方法如下:
1. 在有限的時間內運用略讀、掃讀、跳讀等技巧快速閱讀全文,搜尋關鍵詞、主題句,理清文章脈絡,把握語篇實質。特別是要學會抓主題句,主題句往往對全文起提示、概括和歸納的作用。
2. 閱讀時抓住文中重點段、段中主題句和句中的關鍵詞。閱讀中難免碰上生詞,但是碰到生詞不需要驚慌,可以通過一定線索或根據構詞法、同義詞、反義詞,等同關系、因果關系或上下文暗示猜出詞義。
3. 依綱閱讀,綱就是文章的理解題。有效的做題方法是先看問題,了解文章要求掌握哪些內容,后讀短文。在閱讀的過程中特別注意問題所涉及的段落及重點句子,然后再回過頭來選擇正確答案,這樣閱讀速度及做題準確率就大大提高了。
4. 閱讀時,學會利用語篇邏輯關系、細節暗示來推敲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態度。學生做題時,必須忠實于原文,要以文章提供的事實和線索為依據,立足于已知,推斷未知,不能憑空想象,隨意猜測;對文字表面信息要進行分析、挖掘和邏輯推理,不能以偏概全。
總之,閱讀理解教學一直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,在整個高中階段的學習中,學生應該堅持不懈做好閱讀理解。作為高中英語教師,在教學過程中要對閱讀技巧和方法進行重點研究,從而能夠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更加專業的指導和訓練。